关于生命的起源,以前的普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大海,是地球孕育出现有的奇妙生灵。也就是说,生命起源于地球。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更愿相信生命起源于火星,加之NASA不久前宣布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消息,让这一说法变得似乎更为靠谱。 那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呢? 我们生存的宇宙,它的庐山真面目又是什么? 真的有四维、五维等高维空间吗?它们之间又是以何种姿态并存呢? 依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精确回答以上问题。但要知道,当科学无法预知之时,艺术也是一种预知的途径。
宇宙总侍卫长卡尔.金菲力的化身-金狮
灵紫在新作《天幕——一个宇宙信息记录员的日记》中,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奥妙且系统的宇宙,给出了地球生命起源的一个可能: 我们人类所在的宇宙为‘第三宇宙’,该宇宙分为‘阴宇宙’和‘阳宇宙’,由位于正中心对‘阴宇宙’和‘阳宇宙’起平衡作用的‘第三宇宙信息中心——智灵总库’(类似于我们的中央政府)进行掌管,其中‘暗宇宙’是一个无形的能量极度密集的“络合信息网”。也就是说,统治我们这个宇宙的是‘智灵总库3号’。而我们所在的‘第三宇宙’又是处于一个更大的‘无极暗能量宇海’之中,在‘无极暗能量宇海’里,有无数个宇宙,每个宇宙都有按顺序号做标记的独立的‘智灵总库’,她们分别掌管着各自的‘阴宇宙’和‘阳宇宙’,互相独立,并无来往,由‘无极暗能量宇海’中的‘无极智灵总库’(类似于联合国)进行掌管。
子宇宙有九个大的时空层,每个时空层都有属于它固定的颜色与有别于其它时空层的特殊能量场,整个宇宙是不均匀的。自第三空间层以内,便被划为“内宇宙”又称为“内宇区”,“内宇宙”是一个极为稳定的时空,它是一个“广义的宇宙中心”,“零空间”就是名副其实的宇宙的“核心”,“智灵总库”则是宇宙核心之“眼”。“智灵总库”将第四时空层到第九时空层,全部称之为“外宇宙”,在“外宇宙”里,又将第七、八、九空间层称之为“宇边空间层”,将不会有“智灵子”飘落至此。 同时“智灵总库”为方便管理宇宙,将整个宇宙分为六大区域,分别为“天角宇区”、“东角宇区”、“南角宇区”、“西角宇区”、“北角宇区”和“地角宇区”。其中,前三个角宇区是暗能量区,人类肉眼是看不见的,只能看见后三个角宇区,他们的能量场也大致相同。宇宙“智灵总库”在第三时空层和第四时空层之间,设下了第一道“生命天河屏障”——光离子玄波网。 “智灵总库”同时又将”光离子玄波网“以外的第四时空层、第五时空层和第六时空层这三大空间层称为“智灵子活动空间层”,限定为外飘的“智灵子”们活动的最远空间层,因为这里的生命能量场,不适合智灵生命的物质载体生存。 在第六和第七时空层之间,“智灵总库”有设置了更为坚固的第二道“生命天河屏障”——“磁粒子玄波网”,为的就是将所有的外飘的“智灵子”都阻挡在这道生命天河之内。 我们人类生活在“第三宇宙”的外宇宙的第七时空层里的三度空间,是一个“物维空间”层,也只有在这个时空层,是唯一适合生命物质载体生存的生命能量场,同时,在宇宙“智灵总库”的眼里,这里是一个极为危险的生命能量场。 宇宙中的生命分为隐形生命灵体和物质生命灵体。“智灵总库”将高维空间的无形的“高能思维智子”称之为“智灵子”或者“灵子”,而将“有形的智灵人”称为“智能人”。 当“智灵子”回归宇宙的‘信息能量场’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本来刚开始时,我们这个宇宙绝大部分地区是没有生命存在的,也没有文明。所以,“智灵信息总库”选派高智灵的“信息智子”到宇宙第六角宇区各个空间去开发、创业,其中一个智灵人擅自跑到第七时空层,部分智灵人为了寻找他,也来到了第七时空层,最终在这个物维空间里开发、创造了文明。 而且,无独有偶,书中描述的情节是智灵子先到火星上进行生存、开发,后来才迁徙到地球。这似乎也印证了现实中人们猜测的“生命起源于火星”。也许正如书中所说,生命不是起源于火星,只是生命在到达地球之前,先在火星上生存过。 智灵生命的“载体”是依赖于宇宙中一些“基本粒子”,他们在太空中温度达到适宜的条件下时,就会合成生物载体最初的一种“肌朊线粒体”(也就是生物体的信息遗传物质,比如DNA、RNA),飘落到地球表面时,会进行分裂、成长、再聚合各种有机物质,从而诞生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最原始的“生物载体”,散落在地球的不同地点,等待着每一个不同震荡频率的“色粒信息胶子”与其共振并迎其入住。也就是说,当漂浮在地球上的“色粒信息胶子”震荡的频率与某一生物载体震荡的频率一致时,二者便有可能结合,从而诞生出地球上的物质生命灵体。 当初众多飘落到地球的“密码能量团”携带着“丸态思维因子(色粒信息胶子)”,他们不懂得如何挑选生命载体的形状,于是有的进入了动物载体,有的进入了植物载体,还有的进入了各种怪模怪样的载体里边。当时各种生物载体的DNA都不相同,在这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物维环境中,为了生存下去,各物质生命灵体只得不断进化。后来,人类慢慢从动物中进化出来。
更奇妙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张芳邨先生,他的一幅BZ自组画呈现出来的画面与《天幕》中描述的画面一模一样!!也许你会说是偶然,可若偶然不是偶然呢?它是否在验证什么? 也许,我们真的曾经抵达过火星!
《天幕——一个宇宙信息记录员的日记》 30世纪,人类将建立与宇宙信息的通道,由此诞生了宇宙信息记录员,书中以日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未来世界宇宙信息记录员的特殊经历,进而逐天、逐月地记录了“宇宙智能信息中心”以特殊的形式,向其传达的各种有关宇宙的起源、结构、白洞、黑洞、暗物质、人类智能起源,思维之谜、物维空间特点,暗宇宙……一系列的宇宙中的各种智能奥秘与各种最前沿的宇宙知识信息。以上图片来自本书插图。
转载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八事业部
据作者介绍,在下一步作品中,将为读者披露火星的兴亡史。敬请期待!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