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作者答读者来信及鸣谢

    时间:2015-11-15作者:灵紫

           《天幕:一个宇宙信息记录员的日记》自出版以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朋友的提问,这里有科学家,有计算机博士,有数学老师,有艺术家,也有文学爱好者。这里一并集中回答,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来更多的读者提问,我将在后面重印时或者下一部书中回答。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问题是署名问题,请在来信中告诉我。

     

           这是一个问的最多的问题。

           书中2107年5月8日23:20那篇日记所记录的内容:

           后来又有一段这样的记录——

           “这段内容属于宇宙核心机密,特使老师感觉不适合普通地球人类阅读,所以,在记录之后又被日记作者删除。”

           请问为什么要删除这些内容,到底删除了什么内容?

     

           答:这本是我想留下的一个拙劣的悬念,准备创作下一本书时再陆续写出。没想到有那么多读者朋友渴望知道这个秘密,希望早日看到被我删掉的那些内容。作为一个坦诚的“宇宙信息记录员”我只能在这里应广大读者要求,将在第一部展示的内容合盘端上——

           在这个大宇宙中共有25个级别的智灵生命能量场,其中从核心智灵总库算起第25级,以下从第七时空层到智灵中心的零空间,每层都是下中上(1、2、3)三级生命能量场。从第八时空层则是负级智灵生命能量场,同样也是上中下负三级场和负维密度空间。

           这个大宇宙共有99维密生命能量级别,因为每级生命能量场中有4个维度、密度、度数空间。

           所以,生命能量场级和生命能量维密级是不同的(有的称之为“维度空间”、“密度空间”和“度数空间”),这样更有利于每一个智灵生命能量的逐渐提高,能够更快地融于相适应生存的那级能量场里面。

     

           问:灵紫老师,您的书我看不懂,是外星人给地球人讲的物理课吗 ?


           答:呵呵。没想到看我书的读者还有这样想象力丰富又有趣的,真是太幸福了!在我们地球人现在的认知体系里的外星人,是指生活在书中所表述的物维空间层,确切地说就是本宇宙的第六角宇区、第七时空层、第一生命能量场的三维空间中的智商和科技远远超过人类的“类生命体”,按照书中的描述,他们可能生活在银河系的内旋臂上,比我们进化的早,更为智能。书中给“我”讲课的所谓“老师”,并不是这样的外星人。而是这个宇宙零空间“智灵总库”给“我”派出的智灵老师。他们来自书中描述的内宇宙,虽然他是内宇宙第三时空层第三生命场的第四维空间的智灵生命,但他是受“智灵总库”的派遣,为“我”传授各种知识的。打个比方,虽然我们有可能原籍是某一个省,但我们却工作在北京的某单位,也会被派出差的。所以,在书中的设定并不相同,但是,在目前地球人的认知系统中,并不能区分他们,把他们混称为“外星人”。

     

           问:既然量子纠缠的实验已经证实表明,从笛卡儿、伽利略、牛顿,到西方科学的主导世界观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没有意识,没有目的,但是量子纠缠又证实了“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您怎样认识这个有些矛盾的问题?


           答:这个问题目前在科学界争议不断,也不断前行。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让传统科学家越来越困惑。因为,人类对于“意识”一词,几千年的认知都是固化的、有偏差的。因此,导致量子宇宙学的很多理论和试验,令人费解和难以接受。甚至有很多西方科学家说,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能准确解释了“量子纠缠”或者“薛定谔猫”,那只能说明他连“门”都还没有找到。这本书也是在探索这类问题的时候,彻底开放大脑后的畅想,很多研究生和博士们,甚至于科学家都认为自己受到了启示,我想最大的可能是让他们了解,其实旧的认知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抛弃的,而一旦抛弃,新的就不再难以理解了。

     

           问:量子纠缠既然表明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冥冥之中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为什么“意识”对西方科学来说还仍然是个迷呢?


           回答:这一点也许前面那个读者说得对。地球人真心看不懂,不妨假设一个外星人来讲物理课,把旧思维烧成灰,也就是烧脑,涅槃之后,全新的世界里,一切都清晰了,不再是一个谜了。

     

           问:有位专家将诸如“位置”、“动量”等称之为“物理量P”。又将“态矢量”分为两类,也就是将具有确定的P,称为它的“本征态”;将不具有确定的P,称为它的“非本征态”。非本征态的量,比本征态的量多得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粒子”是没有确定的位置的!


           答:这是一个好专业的问题啊!我可以从科幻的角度来回答吗?如果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P的“本征态”就好像是人体的物质“大脑”;而P的“非本征态”,则是主宰人体神经系统的“丸态思维因子”。人的大脑有固定的物理量P,而“丸态思维因子”则像是宇宙中的暗能量一样,除了大脑中的位置之外,它还可以离开原来的位置,进入宇宙空间,与更多的“丸态思维因子”进行交流。因此,它又是没有确定位置的。

     

           问:爱因斯坦是挑战量子力学的,他坚信粒子应该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不满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但是,EPR实验却出现了量子A和B之间“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信息传递的超光速,违反了他的相对论。所以,他认为量子力学肯定有错误。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这里所说的内容基本与上边相似,所谓的量子A与B之间出现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信息传递的速度超过光速,这里的量子A与B ,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意识”思维粒子。它们确实有着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量子力学也确实是不完美的。

     

           问:EPR实验现象既然是一个真实的效应,而不是一种悖论,那么“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是否就是一个重要的应用了?


           答:“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在各种科幻小说中早已是大有作为了!大家难道没有看到吗?在很多神幻电视剧中,主人公那种神奇的突然间不见了,转而又忽地一下子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了,不就是“量子隐形传态”理论的一个很好应用实证吗?哈哈!

           问:现在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期望,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的界限将会逐渐消失。您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吗?


           答:生活在物维空间的人类世界,人们之所以会对科学与宗教有着不同的认知与信仰,就是因为目前人们对一些神秘现象还有一些不同的错误认识与误解,导致对一些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一时还难以接受!就是因为这些神秘现象,不足以让人们以物质的形式所感知而造成的。“思维信息因子”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物质的,在我们的物质世界,它早已经被人们以物质形式加以熟悉与运用了。因此,它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当人们不认识它的时候,当然就会有一定的神秘感,也就会将其归入各种信仰之中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原来那些神秘而看不见的微小的“信息粒子”,竟然也是可见、可感、可用、可控的!那些无论是被科学手段所证实的,还是被宗教信仰所信奉的神秘现象,原来都是由那个一直无法显露在世人面前的“信息粒子”所表演出来的“剧情”啊!到了那一天,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亦或是对种种神秘现象的信仰,都会殊途同归地走在一起!他们之间所有的纷争与界限也就会逐渐消失的。

           读者朋友的问题都很专业,我的回答却很科幻,希望不会让朋友们失望,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摘自第二版《天幕--一个宇宙信息员的日记》

     

           注:如果读者朋友们有问题需要咨询,欢迎进入论坛平台提交问题。点击论坛    或者发送邮件info@eufc.org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