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胶子:宇宙起源与智能进化的关键因子

    时间:2017-05-17作者:高歌 陈紫蒂

    前沿科学(季刊)2016·1第10卷·总第37期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   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100016)

     

           摘要:本文认为信息胶子是宇宙起源与智能进化的关键因子,提出如下新观点:1.宇宙的起源是由于“宇宙信息智灵总库”内众多纠缠着的“信息胶子”之间,发生轻微的思维扰动,激发出高频振动的各向同性“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而启动原初奇点大爆炸的。2.“信息胶子”所爆发出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是子宇宙膨胀与收缩的真正动力源。3信息胶子是形成智能量子纠缠的关键。论述了引力子、引力射线及引力的物理实质,对引力波提出了质疑。文中还论述了子宇宙镜面层膜及宇宙涟漪波相互作用形成宇宙各能量区块间隔膜的理论观点。

           关键词:信息胶子;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引力实质;镜面层膜;量子纠缠

           中图分类号:04131.1文献标识码:A

           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微观研究把整体分割得越来越小,把构成物质的组成材料分为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继而到更微小的强子、轻子、费米子、引力子、玻色子、中微子……来进行研究与实证,譬如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宏观研究则是建立在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宇宙观上面,把分散、局部的个体现象,聚合在更大的整体里面进行研究与推理,譬如地球科学和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天体物理学。

           我们将基于宏观思维模式并依从整体宇宙观的视觉,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子宇宙的起源及智能进化的本质进行研究与探讨。早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就已经意识到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此后的柏拉图(Plato )、斯多葛派学者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Plotinus)等学者也曾经论述宇宙是生命,有出生、生长、繁殖和死亡的特点。爱因斯坦已经隐约认识到这一点,不由发出了“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的感叹。

           我们同样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子宇宙是一个有着极高思维智慧能量和鲜活生命能量的灵动宇宙。她遵循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进化规律,紧紧地把握着自己“智慧生命”的运行轨迹。宇宙中心的“智灵总库”就是一个有着无穷无尽智慧的能量源,是一种永存的有着高密度生命力的智慧能量团,她的关键因子则是色粒信息胶子(简称信息胶子)。

     

           1    智慧宇宙的起源

           宇宙大爆炸可以分为两大类:1.信息宇宙形成的宇宙智灵总库的原初奇点爆炸,是智能暗物质信息能量的大爆炸;2.物质宇宙形成的有限体积、有限密度的质集中心的后继非奇点爆炸,是非智能显物质效应能量的大爆炸。在文献[1]对第2类大爆炸有详细论述。既往的大爆炸理论研究混淆了两类大爆炸的差异,造成了黑洞研究的逻辑混乱。本文将聚焦于信息宇宙的原初奇点爆炸的机理探讨,揭示奇点理论中最令人困惑的奇点的能量、密度、结构等关键性问题的实相。传统的奇点大爆炸理论令人啼笑皆非地提出,奇点是一个尺寸无限小、密度无限大、聚集了全部宇宙质量和能量的点。本文则观点鲜明地提出,信息宇宙的能量聚集形成单奇子并演化聚集形成巨型高密度智能暗物质团一“宇宙智灵总库”,这个“宇宙智灵总库”中第一个产生思维意识波动的信息胶子,乃是宇宙原初大爆炸的奇点!

           在原初宇宙尚未爆炸之时,宇宙的核心--“宇宙智灵总库”是一个静态的极高致密的真空暗能量团,充满了各种有巨大暗能量的微粒子和微粒子团,其中“信息胶子”是构成此能量团的基本粒子,她由众多的信息迷粒子组成。质能公式E=MC2同时也暗示出“宇宙智灵总库”这个极致密的智慧暗能量团,有着特殊的部分物质属性。

           “信息胶子”是宇宙里唯一有着思维功能和生命力的智能粒子。自从宇宙原初大爆炸之后,她既密集存在于“宇宙智灵总库”之中,又广泛散布于宇宙的各个空间,而“时间”则终生与其相伴。

           首先来简略探讨关于“时间”的特性:

           一份题为《时间晶体来自最小时间不确定性》的报告发布于2016.01.20出版的《欧洲物理期刊》[2],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实际上有意义的最短“时间”长度,可能真的是有着多重顺序的长度,因此要比普朗克时间(Plank time)还长。

           根据量子力学规则,一些人喜欢将“时间”称为“意识相关的因素”,并对于整个宇宙有着最为基本的影响力。马科斯.普朗克也曾经说道:“我认为意识是根本,我认为事件是由意识衍生而来。”时间”,这个宇宙间鬼魅般的幽灵,它不仅无处不在,还会永远伴随着“信息胶子”,在宇宙各个空间留下无痕轨迹,它不会单独作为一个“维度”存在。如果非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可以这样说:宇宙间任何一个能量因子(物质粒子)在空间运动时所划出的各向同性轨迹,都是“时间”的载体。它不受任何物像的左右,可以随时成为物能因子运动轨迹起始点的那个“零”。   ”时间”只有在物维空间里才有特殊的意义,它与观测者对空间“标的物”所处位置的“始”与“终”即“点”与“点”之间的运行轨迹的距离有关。因此,“时间”是以各种物像的运动轨迹为“标的物”来体现出来的。需要说明的是,“始”与“终”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而是各种物像“标的物”实际运行轨迹的线积分累加距离。

           时间维不是线性延拓的,而是旋转的!将通过宇宙中心的各个平面方向划分成3600的角时间刻度,每度“角度”时间又可分为60“角分”、每角分划分为60“角秒”。在不同的天层,相同角时间对应的运动轨迹的弧线距离是随半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越靠近宇宙中心,‘时间点距离’越短;反之,其‘时间点距离’则越长。时空层数每增加一层,其‘时间点距离’就以三百六十倍的倍数递增。同一个‘角秒’的‘时间点距离’,在各天则各不相同。比如,如果在零层天,一‘角秒’的‘时间点距离’是一天的话,到一层天的‘时间点距离’则是近于一年(3 6 0天);如果在一层天过一天的话,到二层天的‘时间点距离’则同样是一年(3 6 0天);但对于零层天来讲,这里的一天,在二层天则已经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天了,也就是三百六十年的‘时间点距离’了。

           所以,在各时空层之间,虽然层与层间的‘纵距离’相同,但在同一角度下点与点之间的‘时间距离’,却各差着三百六十倍!就本质而言,时间是随所在天层能量的递减而增快的。这就是宇宙中,宇心‘角度时间’点距离与空间各点之间的距离最为简单的‘宇维概念’。

           每一个时空层的生命灵体的寿命,都因其所在时空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家虽然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宇心角度’中,但在各自生活的时空层中,每一个生命灵体,在各自的时空点上,所运行的时间轨迹的距离,却是长短各异的。以点与点的运行轨迹距离的长短,来计算每一个生命灵体的寿命,生命周期也就大不相同了。

           关于宇宙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根据当今的宇宙学理论,我们将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物质宇宙的起源是由于“宇宙信息智灵总库”内众多纠缠着的“信息胶子”之间,发生了轻微的思维扰动,激发出一种高频振动的各向同性“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而诱发宇宙原初奇点大爆炸,并继而构成万象迷离的无极大宇海中无尽其数的的物质子宇宙。

           我们知道,由“线粒”链接而成的“单奇子群”构成了“迷粒子”,因其有独特的传递信息的功能,亦称其为“信息迷粒子”。根据“单奇子”数量是否是素数,又可以分为“主体信息迷粒子”和“载体信息迷粒子”。他们还可以进一步构成智能的“信息胶子”和非智能的“兆子”与“兆子系”。兆子系是唯一的由信息空间(虚态)向物质空间(实态)传送能量的跨界能量粒子一玄能子。它在高速旋转时(玄能子态),在不断吸收信息态能量的同时,发射出巨大的单奇子物质能量流;而它在低速旋转时,则又会相互吸引,进而形成巨型网络的暗物质粘性络合物。

           我们以宏观的视角来看,众多的漂浮着的子宇宙共存于无边无际的暗能量无极大宇海当中,这个大宇海中当然也会有一个更超级隐形的对各个子宇宙起平衡调控作用的巨形核心能量团!各个子宇宙的形状大小各异、构造与特质有别、能量与颜色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未知的谜一样的暗能量无极大宇海当中,既有神秘的无形螺旋引力,也有高速旋转的高能粒子团的区域性平衡力,但更多的是不断涌动着的怪异隐秘而又飘移、回旋的无形弹力与斥力。在这个无可洞悉的无极暗宇海中,各个子宇宙有的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独特的宇宙体系,但也有的还只是一个个的“智灵能量团”,比如我们所处的第三类子宇宙的原初状态。

           无极暗宇海中的各个子宇宙的类别,皆由她有」中心的“智灵总库”的特殊能量属性而定。比如:有的子宇宙被命名为“单元宇宙”(这类子宇宙属于总能量级别最高的第一类宇宙),有的被命名为“二元宇宙”、“三元宇宙”,还有的叫“光体宇宙”,另外还有什么“玄旋宇宙”、“波载宇宙”、“色闪宇宙”、“磁核宇宙”、“气旋宇宙”、“多元宇宙”(这是总能量级别最低的末位类宇宙)……

           不管用数字来表示哪一类宇宙属性,皆是依其核心所在之宇宙的总体能量级别来归类。如第一类宇宙、第二类宇宙、第三类宇宙……便是各个子宇宙“总宇宙能量”级别高低的数字顺序排序。

           在无边无际的无可洞悉的暗能量无极大宇海当中,由于那种不断涌动着的怪异隐秘的既飘移又回旋的巨大斥弹力作用,所有各类的子宇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都有一个由特殊宇宙分子材料构成的无比坚韧并具有极强弹力的“镜面层膜”。每一个子宇宙在这个“镜面层膜”的包裹下,使之各自独立,不会被相互碰撞与侵溶,但却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智慧思维的信息互访与交换。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论点,下面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地球就好比是一个大宇海;各个国家就好比是大宇海中的一个个子宇宙;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线就像是“镜面层膜”;各国的领导集团及其核心领导人就像是“宇宙智灵总库”;他们之间的通讯往来就有点儿类似于子宇宙之间的信息交流;而联合国就像是暗能量真空大宇海中的更大的核心能量团“核心眼”了!每一个大超级宇宙之外都有更超级的智慧核心能量团与无穷无尽的空间能量海。

           我们所处的第三类子宇宙很特殊,在无极暗宇海中,我们将其归于“二元宇宙”体系。我们这个第三类宇宙之所以被称为“二元宇宙”,就是因为在宇宙中心的智灵总库中,孕育着两种(二元)最主要的能量,一种属于“暗能量体系”,也可称为“阴元宇宙”;另一种则有着“物能”特质的“显能量体系”,或者可称其为“物能量体系”也可称为,日元宇宙”。这两种宇宙体系都各自有一个具有超级思维智慧的灵动能量“核子”,这两个能量“核子”在各自体系中都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另外,在两种体系的共有中心,还有一个对阴元、阳元两种宇宙体系起绝对平衡作用的智慧宇宙“核心眼”。

           能够看得出来,地球与宇宙这一彼此相似的社会结构模式也莫不如此,皆是来自于“二元宇宙”核心智慧思维的存在特质。再反观我们人类,小到每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物质和人之载体、甚至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有着类似宇宙二元核心结构的影子。在人类的大脑思维中,二元思维一直贯穿始终:对于错;白与黑;好与坏;阴与阳;善与恶;真与假;大与小;美与丑……这一切都是由来自于二元宇宙核心“智灵总库”的智慧思维纠缠特质,赋予人类每一个细胞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我们的第三类宇宙就是被包裹在这样一个坚韧的“镜面层膜”里面,由于在其核心的“智灵总库”中,某一个“信息胶子”突发出超高频振动的思维信息,激发出一种“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使中心能量急速爆涨,进而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并生存着的二元子宇宙。

     

           2    宇宙膨胀与收缩的初始动力源

           现在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各个子宇宙膨胀与收缩的真正动力原理是什么?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信息胶子”所爆发出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所造成的,所有子宇宙的形成无一例外。

           在我们这个第三类别的二元宇宙形成之前的智灵总库中,聚集着无数有思维功能、巨密度超高生命能量的“信息胶子”。当他们在没有任何思维扰动的时候,皆处于一种互相纠缠静止不动的整体休眠状态,宛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时间”此时就是个“零”;然而,一旦有任何一个信息胶子醒来,激活了自己的“思维信息能量”系统,在密集而纠缠着的所在体系的系统当中,时间也会伴随他醒来,形成一种各向同性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呈现出尺度不变的高斯分布。这种被某一个信息胶子以超高频振动的“思维信息能量”所激发出来的各向同性“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便是我们今日一直争论不休的宇宙大爆炸之“奇点”的“初始动力”之源。

           在我们的宇宙中心的二元智灵总库里,根据目前各种被科学证实的资料中推断,最先被激活的“思维信息能量”,是由阳元宇宙“物能量体系”中的某一个信息胶子所引发的。他在密集而纠缠着的“物能量体系”中,首先醒来启动了自己独有的“思维信息”,以超高频振荡的思维形式激活了这种“信息能量”,产生了一种超级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

           我们知道,由“线粒”链接而成的“单奇子群”构成的迷粒子(“信息迷粒子”),有超高速传递信息的功能,他们进一步构成智能的“信息胶子”和非智能的“兆子”与“兆子系”,它们皆有暗能量属性。非智能的兆子系又是唯一可以传递信息能量的高能超微观微粒子一“玄能子”,它在高速旋转时,吸收了被“信息胶子”激活了的“扰动信息螺旋惯性能量流”,向周围发射出单奇子超高频暗物质能量流,大量的惰性中微子和超对称中性微子、暗离子体……暗能量团被扰动,使其所在体系的超高能量和密集的超微粒子被急速扰动,继而产生了更高级的超能量裂变式的爆炸、暴涨与持续的膨胀,并不断地挤压着另一个“暗能量体系”一阴元宇宙,随着宇宙爆出的涟漪波,辐射、铺展、布满了宇宙的各个空间,展画出各自不同的运行轨迹。

           这种暴涨的思维信息“惯性能量流”在膨胀过程中,其思维信息能量的振动频率,有着宇宙声波的特质,在宇宙空间将从高频到低频衰减,直至到达“镜面层膜”产生斥力回弹。这种思维信息能量流,在本宇宙“物能量体系”中所膨胀的运行轨迹,显现出的是一种旋转的涟漪波的形态图景。她所携带的是一种超光速粒子能量流,不会与大部分已知的物质粒子产生相互作用。

           来到这个时空层的“信息胶子”,类似于一种比光速更快的次原子粒子,能够携带着高频振动的思维信息能量,降低嫡含量,进入任何一种物质载体中生存,并减少我们生命能量场的紊乱。

     

           3    引力的实质及对引力波的质疑

           目前的科学界宣称发现了“引力波”,并告诉人们说是一种“宇宙涟漪波”。我们先来看看“引力”是什么?

           我们对“引力”一词的解释为:引力(Gravita-tion . G ravity ),又称为引力相互作用(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s),是指具有能量的物质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这同样也是宇宙物质空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及强相互作用。引力是上述相互作用中作用力最微弱的,但是在超远距离仍然有效。

           引力目前在各种学说中有不同的解释:在经典力学中,引力被认为是来自于质量与引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广义相对论上,引力则又被认为是来自于质量与弯曲时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量子引力中,引力子被假定为引力的传送媒介。在这里,我们对上述广义相对论所说的引力是“来自于质量与弯曲时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波”又是什么呢?在我们的阳元宇宙物质空间层,它是以特定形式传播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扰动,它同时又是在宇宙空间以特定形式传播的扰动物理量的一种特殊频率振荡,并在逐点传递时形成的运动轨迹。由于波是以特定的形式传播的,这个发生扰动的物理量就成为空间位置和时间的一个函数,它的扰动物理量函数称为“波函数”,数学上它是一个叫“波动方程”在特定边界条件下的“解”。

           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赖以传播的空间可以是充满物质的,也可以是真空(对电磁波而言)。有些形式的波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感觉,有些却不能。各种形式的波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周期性。从广义角度来说,凡是描述运动状态并具有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特征的“扰动信息能量”及其叠加、衍射能量的运动轨迹,都可称之为“波”,如“光波”、“声波”,微观粒子的“概率波”(波粒二象性)等。

           “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它明显地不同于“粒子”。波有它的运动叠加性、干涉现象、衍射现象。所有的波都携带能量,波能量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不断地铺展,可以这样说,波的传播总是伴随着各种能量的传输,从这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波”都是一种,“能量波”。

           关于“引力波”,在这里简单地说几句不跟随潮流而人云亦云的观点。

           先谈引力子、引力线以及引力构成的原理。两个单奇子构成一个贝粒子,一个光子再加上一个贝粒子,就构成一个引力子,但是一个单独的引力子的寿命极短,只有短短的10-z8秒就湮灭了。引力子湮灭时,把实物质界的能量送入虚物质界,它是实、虚两界的跨界能量传输粒子。引力子只有构成引力射线才能稳定存在,引力射线是磁粒子旋转产生的,引力射线发出之后以光速传播,传播途径因为宇宙中物体质量的吸引而弯曲并最终回归发射源。引力线与物体的交割摩擦是引力产生的根源。

           我们清楚地知道,光也是信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然而,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相互作用,其传播路径(运行轨迹)会发生偏折,产生反射与折射的现象。另外,光在大质量物体附近传播时,由于受到该物体强引力场的影响,它的传播路径(运行轨迹)也会发生相应的偏折。这原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一些人认为光线在路过太阳时,是所谓的时空弯曲导致了光线传播路径(运行轨迹)的弯曲,这果真是宇宙的实相吗?

           在磁力线的外环包围着贝粒子云,而在太阳磁场中充满了大量贝粒子云,当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其中的光子就会与贝粒子结合而形成引力子射线,在太阳强引力的作用下,引力线便会形成抛物线形状的弯曲轨迹。当光线离开太阳磁场后,贝粒子回归太阳磁场,光线就会重新恢复它原有的直线运动。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同样是因其附近暗物质星球强大的引力所致,而并非是时空弯曲的产物!

           由此可见,无论是光线传播路径弯曲的改变,还是水星划出特殊轨迹的近日点进动现象,都是由于路径中存在强大引力的作用!在引力的作用下,不仅仅是光线有传播路径的改变,就连神秘的暗物质形成的“细微粒度”流体也变成了一束束超密度的细丝,在路过任何一个有着引力的天体时,都会使暗物质粒子流聚集弯曲,成为宇宙间一根根狭长、致密的“发丝”,划着诡异的曲线飘荡在周围的时空里。这些弯曲的传播路径及其弯曲的运行轨迹,都应该是由引力引发的,而不是由于时空弯曲所造成的!

           有人将“引力波”定义为一种宇宙时空涟漪波,还说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水波纹一样。对此,我们同样有不同的看法。

           宇宙涟漪波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在超高智慧宇宙中,宇宙涟漪波就是“信息胶子”思维信息暴涨时的“惯性能量”在传播时的一种重要载体。它是信息胶子在密集巨能的宇宙核心产生扰动物理量,在宇宙空间以高频振荡、旋转暴涨的离心辐射形式,经过逐点传递、由中心向外铺展而形成的时空运行轨迹,绝不是一种什么“引力波”的运行轨迹。

           自从宇宙中心智灵总库“物能体系”里的思维信息扰动发生伊始,便存在着三种已知的无形的“力”,(当然还有我们目前并不知晓的各种未知力)隐藏、荡漾在宇宙“物能体系”中的层层涟漪波内。这三种已知的无形的“力”不仅仅只有“引力”这一种,另外还有一部分“离心力”和“相斥回旋力”这两种“力”暗暗地隐藏其间。对于位于宇宙中心位置的智灵总库而言,将这种宇宙涟漪波称之为“斥力波”也许更加恰当。就是这种来自宇宙中心暗能量“斥力波”的向外铺展,才导致了宇宙至今不断的持续膨胀。

           相对于“暗能量体系”而言,“物能量体系”的旋转暴涨,对其造成了极大的螺旋式挤压,使其开始孕育着反挤压的另一种旋转暴涨的巨大离心斥力,使暗能量幽灵般的超微粒子也会瞬间挤压并弥散在“物能量体系”中,形成阴元宇宙“暗能量体系”和阳元宇宙“物能量体系”的斥弹与收缩的原动力,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互为旋转的能量特质。

           由于在两种体系的共有中心,还有一个对双体系起绝对平衡作用的宇宙智慧“核心眼”,所以两种体系无论如何暴涨与挤压,都会在“核心眼”与各自体系的“核子”能量的平衡之下,呈现出“负阴抱阳”(逆左旋)与“正阳抱阴”(顺右旋)的旋转画面,而且,不管她们如何旋转、膨胀,永远也不会膨胀出子宇宙最外层的那个“镜面层膜”。

           由此可知,宇宙涟漪波并非引力波。

     

           4    包裹子宇宙“镜面层膜”的形成

           根据目前所了解的一些理论知识常识我们大胆推断:这个子宇宙尽管无穷大,但还是有其最终的边界,就是包裹着我们这个第三类宇宙的“镜面层膜”,这有些类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物理学家Juan  Maldacena在1997年公布发现的一种被称为“边界”的宇宙模型,它是一张通过数学定义的“膜”(3)。

           “镜面层膜”到底什么样?它的构造又如何呢?

           这个宇宙边际的“镜面层膜”是由一种有着超强密度引力和极大回旋斥力的宇宙暗物质材料构成的。它有最基本的三层膜:外层膜、中间层膜、内层膜。外层膜是斥力最强的宇宙超高能物质材料构成,强斥力向着无边无际的暗能量无极大宇海,发出极强的向外的螺旋斥力,以此来保护本宇宙在无极暗宇海漂浮中不会与其他子宇宙相撞,更可以避免各个子宇宙相互之间互吸、旋融在一起。

           “镜面层膜”的中间一层,主要是由有极强引力的“玄能子”构成。它们在随着子宇宙的边环低速旋转时相互吸引、粘合,形成一个暗物质粘性络合物的巨型网络层膜。它的功能就是当宇宙不断膨胀的涟漪波到达宇宙外环极限时不会被冲破,从而保护了子宇宙内的所有物质与信息能量不会外溢与丢失。

           “镜面层膜”的内层膜,是一种有极高光滑硬度与弹性特质的暗物质材料构成的膜。它的特殊功能在于相互之间既有极强持久的吸引力,同时还有瞬间爆发出的回弹斥力,这种“回弹斥力”在宇宙时空结构上产生强烈扰动,形成回旋振荡的宇宙“涟漪波”。除此之外,这层内膜还有极强的信息能量反射功能,出现一些虚幻的映像。在星光灿烂的夜空,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美丽星空,岂不知竟是镜面膜反射的物维空间的星光,太空星球的真实位置并不在那儿!

           请不要小看了这种习以为常的回旋振荡的宇宙涟漪波,因为在不可知的巨大的宇宙暗能量空间,它还是宇宙各个生命能量场之间“分界层圈”产生的基本根源。因为它会与从宇宙中心向外爆出的涟漪波在相撞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波峰!这种相撞叠加的能量波峰,被反弹回旋的巨大能量带回到自宇宙中心向外膨胀涟漪的某一环圈处时,遭遇到宇宙中心向外暴涨的高能斥力,将回弹的波峰进行拦截。这两种强力叠加的能量并没有瞬间相融消失,反而被拱出一道“智能波峰环”。这个“波峰环”从此便成为宇宙间第一道智慧生命能量场的“能量界环”。一次次的宇宙涟漪波峰的回旋振荡,一次次的两种强力的叠加,便出现了一个个时空层的生命能量场之间天然分界的能量环圈。著名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就是被我们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涟漪波峰”形成的其中一个巨大的“能量界环圈”。

           这些离心外旋振荡的宇宙涟漪波,在不断遭受到“镜面层膜”回弹斥力的作用下,被叠加的外旋与回弹之巨能,造就了一个个被拱起的涟漪波峰。这一道道涟漪波峰,最终便成为不同宇宙能量场之间的界限环圈,将我们这个子宇宙划分出了九大空间层及各空间层中的不同能量级的生命能量场。

           宇宙向外暴涨铺展的涟漪波,遭遇镜面层膜回弹振荡的涟漪波所拱起的“波峰”,将宇宙划分出九大空间层,在每个空间层都有三级生命能量场,每级生命能量场内又有四个维度能量空间(4)。在如此巨大的宇宙空间里,由于中心致密“能量源”受到“信息胶子”思维信息能量的超高频扰动产生外旋暴涨,使宇宙空间充满超光速运动的微粒子和微粒子惯性暗能量流,并球体状全方位辐射出去。当这些惯性能量流在暗能量空间遭受阻力摩擦时便开始以涟漪形式向外做点状铺展。当这种高频振荡能量波圈外延并逐渐衰减到物维空间时,便会产生低频振荡的各种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能量交换现象。

           可以这样推断:宇宙间任何一种物体,宇宙、星系、星体、人体、甚至每一个动植物的细胞,都有一个“核心”粒子以及一个包裹他们的边界层膜。这些都是宇宙特质在物体上的一种延续体现。

     

           5    信息能量空间中个体智慧粒子的量子纠缠

           由于宇宙中心的“信息胶子”发出的扰动信息能量激起“螺旋惯性能量流”所产生的暗能量螺旋离心斥力,致使“信息胶子”伴随着各种已知的基本粒子(光子、夸克和很多“标准粒子模型”中的粒子及其反粒子)不断膨胀、扩展的宇宙“涟漪波”和高高隆起的“涟漪波峰”,随着宇宙空间温度的逐渐降低、信息能量和振动频率的不断衰减,她们依照自己所存留信息能量的高低,遍布在各个不同能量级别的生命能量场各个维度空间中生存。

           从宇宙智灵总库由于膨胀所致的暗能量离心斥力旋溢出来的每一个“信息胶子”,不但有着宇宙中心的超物质虚态核心特质,另外还有着各自独特的宇宙中心的“宇宙智能密码”,这种宇宙密码有着各自不同的振动频率。当他们继续向外飘展时,会发生各种碰撞不断产生新的“信息胶子”,他们与各自母体一起弥散在各个不同能量层级的生命能量场里时,新产生的“信息胶子”同样也会打上有着不同生命能量场特质的各个“场级智能密码”与振动频率。当这些“信息胶子”的振动频率与能量级再次递减的时候,就会继续向外飘展,弥散到一个低频物质生命能量场的层圈里面。在这个物质生命能量场里,飘散着大量的等离子体态物质,但更多的是超物质形态的“信息胶子”,同时也有进入物质载体里面以潜意识形态存在着的“信息胶子”。这两种“信息胶子”将有着所在生命能量场的“智能信息密码”印记,她们将凭借着各自不同的信息频率,进行各自频率的调整之后并与之共振,进而在一种暗能量场中进行信息(一种暗物质)交换,并进行着各种强、弱不同的相互作用。

           随着能量波振动频率与能量的衰减与宇宙温度的逐渐降低,“信息胶子”被宇宙涟漪波带到了我们人类居住的第七时空层,这是一个以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暗物质形态共存的时空层。

           当宇宙温度降低到大爆炸温度的10-28方的时候,就可以用地球时空的粒子、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来进行部分解释了。而有着思维智慧的“信息胶子”,则以一种“暗物质”形态和“潜意识”形态,存在于这个物质生命能量场中,我们把这种能量场称之为“信息能量场”。

           我们知道,在宇宙物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生命,以各种形式(无形的和有生命载体的)存在着,他们和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生存空间一物维空间。在大宇宙中自然生成的各种生命的“信息能量场”,其强度、场力、和环境,都决定着具有不同宇宙能量的生命个体的生命本质,同时,也决定着他们必须在相应的“宇宙生命信息能量区”内生存(甚至是在非常极端的生存环境中生存)。否则,他们将会被不适应自己生存的生命“信息能量场”所淘汰。

           随着宇宙涟漪波飘展出来的高智慧“信息胶子”,在不同度数、维数与密度、温度的宇宙空间层,亦或不同的物质星球上,根据该时空层或不同星球的环境特征与条件,都会就地取材地创造、进化出具有适应各种不同特征条件、有着各类“物质载体”的千奇百怪的生命现象。其中最为奇特的就是我们这些具有高级思维智慧的高级动物一人类。人类不仅仅有着完整的神经生命系统,还有着被人们忽略的思维生命系统。[5.6](见前沿科学:《生命容介态再识一“天、地、人”容介态信息循环初析》2013.3第7卷和《智能进化与容介思维》第2014.2第8卷)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一“调谐客观还原理论”( Orch-OR ) [7],他们认为构成人类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这两位科学家一位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和麻醉学与心理学系教授一斯图亚特.哈默罗夫博士,另一位则是英国物理学家一罗杰.彭罗斯爵士。他们还认为,人类的灵魂存在于脑细胞内被称之为“微管”的结构内,其意识活动是这些微管内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这有些类似佛教和印度教的观点,也与西方的哲学唯心主义有相似之处。

           尽管后来发现的“量子效应”验证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例如嗅觉、鸟类的导航以及光合作用等,但是这种理论还是不够完善,并没有触及人类这个生命载体“思维”的本质一“信息胶子”。可以这样说,一切与“量子”有关的理论中,都有“信息胶子”存在的影子。缺失或是忽略了“信息胶子”,量子研究将会出现瓶颈。

           实际上,上述所言的“微管”类似于我们人体松果体内的“智丸宫”,而“量子引力效应”则是一种“信息胶子纠缠”现象,它的缘由来自于宇宙的智灵总库。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的“线性叠加原理”推导出了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子自旋角动量,是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的,因为两个相距很远的微粒子被测量时的瞬间就会影响到了对方。这种神秘的纠缠现象在这个时空中是存在的,但它又会使得局域的“客观实在”不存在。他们虽然因纠缠而共存,却会在对其测量后产生“波包塌缩”而导致测量前的“客观实在”变异消失。

           目前已知的量子纠缠现象,说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粒子之间,会有很强的量子关联。这里的“量子”,我们通常将其看作是宇宙间有思维功能的“信息胶子”,他们都来自于“宇宙智灵总库”。虽然说粒子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但是他们并不是永远存在着“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action at a distance)。

           因为量子(信息胶子)在物维空间是具有物质特性的,他是一种有生命、有思维智慧的超级物质,他既可以以暗物质、暗粒子的形态存在,也可以以丸态思维因子的形态存在于生命生物体中。在这个空间层里,所谓的“量子纠缠”是有条件的。

           我有」假设量子纠缠的两端为A与B。如果A、B同在一个生命能量场中,他们的之间的纠缠是相对牢固的。反之,如果A.B分别在不同级别的生命能量场中时,他们的纠缠就不是牢固的。因为不同能量级的生命场中的“信息胶子”的思维能量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当他们长时间不能产生共振时,双方就无法协调、互相感知,A、B之间的纠缠便会自动断裂。他们就有可能将对方丢失,通常是处于高频能量场(高维度)的一方将低频能量场(低维度)的一方粒子甩掉。

           但也有极为特殊的情况,即使相隔着多个不同能量级的空间层,也可以互相纠缠不断。那就是高维度空间的“信息胶子”,将自己的超高频信息能量调为低频振动,使之与另一端“信息胶子”的频率相同而产生共振,这样就可以牢固地纠缠不断了。

           对于有着独立思维功能的“信息胶子”而言,即使一个将另一个丢失,他们还会重新捕获周围有着相同思维信息频率的“信息胶子”并与之共振纠缠。这种现象经常会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两种“信息胶子”共振的刹那间,我们作为他们的生命载体,就会突然产生一种闪现的灵感,或者与另一个人有着“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里,弥散着无数的“信息胶子”,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思维振动频率,就像一个多弦的古琴,每一根被拨动的琴弦,都会发出不同的振动频率,演奏出高低不一的美妙天音。人类大脑中的“丸态因子”(信息胶子)同样也有高低不同的思维频率在振动,相同的思维信息频率会将人类以群而分;同理,以极低频率振动的物品,也会以类而聚。

           从宇宙尺度来看,正是信息胶子的量子纠缠把个体智能生命和整体的宇宙智能信息场关联在一起,构成了智慧的宇宙!

     

           6    结束语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子宇宙,无论是起源还是暴涨,她生长至今的生命运行轨迹中,都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着极高“思维智慧能量”和“鲜活生命能量”的灵动宇宙。她的生命细胞一“信息胶子”自始至终地贯穿其间,她遵循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进化规律,紧紧地把握着自己“智慧生命”的运行轨迹。

           信息胶子是我们这个宇宙智能进化的关键因子。

     

    参考文献

    [1]高歌.“宇宙天演论”.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12.

    [2]   Mir  Faizala  &Mohammed  M.Khahlb.  Time  Crystals    from  Minimun time  uncertainty.  The European Physi- cal Journal,  20 Jan 2016.

    [3]    Juan    Maldacena,   AndrewStrominger.     Universal    Low-Energy   Dynamics    for   Rotating  Back   Holes.    arXiv:hep-th/9702015 v3, 23 Apr 1997

    [4]高歌,陈紫蒂.地球与宇宙的能量关联.前沿科学    2015(3)

    [5]高歌,陈紫蒂.生命容介态再识一天、地、人容介态信息循环初析”.前沿科学2013(3).

    [6]高歌,陈紫蒂.智能进化与容介思维.前沿科学2014    (2).

    [7]  Danko  Dimchev  Georgiev.  Falsifications  of  Hamer-off-Penrose  Orch-OR  Model  of  Consciousness  and    Novel  Avenues  for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ind    Theory.   Neuro    Quatology.   March    2007    Vo15    pp145一174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参与讨论